科研生活常常伴随着失败与痛苦,我时常在想除了科研与学习,我的生活还有什么?环顾四周,发现自己也没什么兴趣爱好,或者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。《人生的智慧》写到人类幸福有两大死敌–痛苦和无聊。而我不想过于无聊,正是之外找点事干!

我曾经尝试过很多,而结果是角落的吉他已经铺满灰尘、单反相机太久没接触电流、蛋白粉低价转交给实验室的博士、B站学习视频深埋收藏夹等等。思来想去,原因可能在于兴趣不够强烈,但是兴趣这个东西不是天然存在的,而是靠发现,是靠做出来的。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这些娱乐和兴趣需要的准备事项过多,在准备过程中容易被打断,个人比较宅,很多兴趣爱好天然不适合我。

通过一番寻找,发现写作是一个不错的方式,它不需要太多的准备空间,打开电脑敲下键盘就可以,此前在个人博客和知乎上也有过写作经验,而且形成了一套工作流,不妨讲写作当作业余的爱好。何况写作本身也有一些好处,我总结为以下几点:

帮助理清思路,更好地表达 :大多时候看完一本书我们以为懂了,一旦有人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,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。常常是颅内浆糊,心中有个大概的概念,但没办法有逻辑地表达出来。这样的感觉在读论文的时候特别明显,每次读完论文,基本了解个大概,但很难快速说出核心的动机、方法和实验结论。想要顺利的表达,写作是一个不错的练习方式,想要写下来,怎么也得立个提纲吧,立提纲总要理一理思路看看有哪些方法需要写,不知不觉中逻辑与表达得到了锻炼。

留下些东西 :科研充满了不确定性,常常体现在明明很合理的 idea 但是不 work,是 idea 本身的原因?还是实现细节的原因?这些需要时间去证伪或证实,可能花几个月一年的时间,走了错误的路,越投入,失败后发现一片狼藉,没有留下有用的东西。有人说过程比结果重要,体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,同样利于成长。是啊,过程很重要,但结果显然比过程更重要。写作可以在过程中有产出,可以是对课题的理解、是生活的感悟,回首往事时总有依据。

倒逼输入 :这一点非常明显,想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,参考的资料总是少不了,需要深入理解每一篇文章。比如写一篇领域综述,需要读一个 topic 下很多的文章。写一篇技术博文,需要查看资料并且动手实践。

构建影响力 :我从很多优秀的博主那里学习到了很多知识,也被他们的文章影响。写好文章之后,影响力就在那里,只是大小的差别,精进写作,影响力自然慢慢增大。博士毕业最重要的也是成果和影响力,不然去公司也是 35 被优化的结局。

这是我为什么选择写作的总结,也是我写作的开始。目前的文笔很烂,也没有什么技巧,但相信刻意练习会有提升:)希望有一天也能给大家分享写作的经验(正确doge)。